次日。
卯时的长安城仍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寒意之中。
昨夜的大雪虽已停歇,但宫墙檐角仍挂着冰凌,在微弱的晨光下泛着冷冽的锋芒。
朱雀大街上的积雪被清扫出一条窄道,群臣踩着湿滑的宫砖,步履匆匆地穿过丹凤门,朝紫宸殿行去。
他们的靴底碾过未化的薄冰,发出细碎的咯吱声,仿佛预示着今日朝堂上的暗流涌动。
殿内炭火熊熊,却驱不散那股渗入骨髓的湿冷。
群臣分列两侧,低眉垂首,无人敢高声言语。
殿外寒风呼啸,卷着残雪拍打在窗棂上,发出簌簌的声响。
忽然,殿门大开,一阵刺骨的冷风灌入,吹得烛火摇曳不定。
众人抬头,只见豫王李旦身着绛紫王服,腰佩玉带,步履沉稳地踏入大殿。
他的面容肃穆,目光如炬,径直走向龙椅前方的位置站定。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李旦环视群臣,声音低沉而有力:“诸位,昨日之事,你们乃是亲眼所见,韦家猖狂至极,竟敢谋害本王!”
群臣屏息凝神,不敢接话。
他冷哼一声,继续道:“韦家勾结左监门卫中郎将赵谦,意图与越王里应外合,行谋逆之举!”
“幸得右监门卫及时拦截,才未酿成大祸!”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抽气声。
太平公主站在队列中,指尖不自觉地掐入掌心,面上却不动声色。
李旦目光锐利,继续道:“韦家已伏诛,越王那边,本王也已派李多祚率兵平叛。”
“但左监门卫不可一日无主,需尽快重建!”
说到这里,他忽然抬高声音:“眉州刺史——李敬业,出列!”
群臣纷纷侧目,只见一位身材挺拔、面容刚毅的将领大步走出班列。
他身着绯色官袍,双目炯炯有神,步伐沉稳有力。
太平公主瞳孔微缩,心中暗惊:“李敬业?他何时投靠了李旦?”
李敬业乃名将李勣之孙,其家族世代显赫,在军中威望极高。
当年李勣辅佐太宗、高宗两朝,战功赫赫,被封为英,国公。
李敬业虽年轻,却已历任边关要职,在眉州颇有建树。
如今突然被李旦重用,显然早有预谋。
李旦满意地看着李敬业,高声道:“李卿家世代忠良,今日起,由你接任左监门卫中郎将,重整兵马!”
李敬业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臣必不负殿下所托!左监门卫定当重振雄风,誓死效忠豫王!”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
太平公主脸色微变,心中怒火翻腾:“好个李旦!竟早就在暗中拉拢了李敬业!”
她死死攥紧袖中的手帕,指节发白。
李旦似笑非笑地扫了一眼群臣,最后目光若有若无地掠过太平公主的方向,淡淡道:
“诸位若无异议,此事便这么定了。”
殿内无人敢言,唯有殿外的寒风呼啸,仿佛在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谁都知道左监门卫的重要性,一旦内李旦掌握,加上右监门卫李多祚也是李旦的人,整个长安城就落入了李旦手中。
太平公主站在殿中,只觉得一股怒火直冲头顶。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