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的反应太过反常,这背后必有蹊跷。
他偷眼看向豫王,发现李旦的脸上也闪过一丝疑惑。
“豫王兄,深夜率兵围我府邸,这是何意?”太平公主在距离军队十步远的地方停下,声音清冷地问道。
李旦回过神来,举起手中的信件:“太平!你与韦温勾结,密谋造反,证据在此!还不速速认罪!”
太平公主轻笑一声:“证据?让我看看是什么证据能让豫王兄如此兴师动众。”
李旦示意侍卫将信件送到太平公主面前。
太平公主接过,借着火光仔细阅读,脸上的表情却丝毫不变。
“这确实是我的笔迹。”
她坦然承认,随即话锋一转:“但豫王兄可曾想过,为何韦温会如此轻易地供出这些?为何这些信件会如此容易地被找到?”
李旦脸色一变:“你什么意思?”
太平公主将信件随手一抛,纸张在夜风中四散飘落:“我的意思是,豫王兄中计了。“
就在她话音刚落的瞬间,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号角声。
李元芳猛地转头,只见一队骑兵正从城南方向疾驰而来,旗帜上赫然是一个“武”字。
“武三思!”李多祚失声叫道。
太平公主的笑容扩大了:“豫王兄刚才不是说,武三思在长安没有兵权吗?那这些骑兵又是从哪里来的?”
李元芳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窜上来。
他忽然明白了太平公主的计谋——她早就知道自己与韦温的关系暴露,干脆将计就计,引豫王调兵包围薛府,从而暴露自己的全部实力和部署。
而武三思的部队,很可能早就秘密潜入长安,只等这一刻。
“保护殿下!”李元芳大喊一声,拔出佩刀挡在李旦面前。
局势在瞬间逆转。
原本是猎人的人,转眼间成了猎物。
李元芳看着四面八方逐渐逼近的火把光芒,知道今夜的长安,注定要血流成河。
李旦立于阵前,冷眼望着远处逼近的兵马。
那“武”字大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映着四周火把的光,显得格外刺目。
然而他嘴角却缓缓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眼中没有丝毫慌乱之色。
“殿下,是武三思的兵马!”身旁一名副将声音发紧,手已按在了刀柄上。
李旦却突然冷笑出声:“障眼法罢了。”
他抬手一指那支越来越近的军队:“你们仔细看,那旗虽是武字,但甲胄制式分明是左卫的装束,武三思的私兵怎会用朝廷制式铠甲?”
李元芳闻言凝神细看,果然发现那些骑兵虽打着武字旗,但身上穿的却是标准的左卫明光铠,马鞍制式也与朝廷兵马无异。
他紧绷的肩背顿时松了几分。
“太平这是黔驴技穷了。”李旦负手而立,声音里带着胜券在握的从容。
“她以为打着武三思的旗号就能吓退本王?可笑!武三思手中无诏根本调不动一兵一卒。”
远处马蹄声如雷,那支打着武字旗的军队已在百步外开始减速。
李旦眯起眼睛估算着对方人数,突然嗤笑一声:“不过千余人,也敢来虚张声势。“
他转身对李元芳沉声道:“元芳,带右卫布置防御阵型,弓弩手居前,长枪兵压阵。”
“不必惊慌,对方人数不及我们三成。”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