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2月28日,晚22:18分。
天空一望无际。
那是属于夜光独有的天瀑。
这座城市于两小时前被鲍尔攻占,所有的上位者全部惨遭屠戮,甚至有传言说萨尔瓦拉公爵都惨遭毒手,一时间人心惶惶。
他没有选择对民众下手,反而主动将他们疏散到四周,去传播元首的威名。
紧接着半小时后,将车轮报废的车厢推出铁轨后,再次搭乘火车向着东部驶去。
车厢内,有的士兵已经疲惫至极。
连续两天的高强度作战,中途只休息了不到四个小时,劳神费心。
可他们的眼中无一不充满着战意和对胜利的渴望。
一次次的胜仗让陆泽的军队沐浴在光环之中,向着不败之师转变。
晚23:22分,部队抵达了伊布斯东部15英里处的梅尔克。
这里的守军早已撤离,而叛军也没有选择占领这座运输城市。
鲍尔与古德里安不废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这里的控制权。
没有丝毫停留,继续向东部挺进。
终于在晚24:00整,抵达了圣珀尔滕。
帝国军队在这里布置了堪称处处都是破绽的防线,仅仅是飞行编队与坦克的一波正面火力交锋,就已经全面溃败。
连续的败仗已经让帝国军失去了信心,如同惊弓之鸟。
基本就是陆泽军一直追,他们就一直跑。
连最基本的战术协调布置都没有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帝国军已经没有了军事指挥官来平定奥地利区的叛乱,选择放弃这块区域,收缩帝国的精锐部队,重新找机会南下收复失地。
1915年3月1日,凌晨1:48分,圣珀尔滕告破,帝国守军溃败,歼敌4800,俘虏3万人。
鲍尔想要杀俘继续震慑帝国,可是被古德里安拦下了。
“鲍尔将军,这样会对我们很不利,目前战事顺利,犯不着因为这点影响,导致我们未来受到政治迫害。”
古德里安说的很中肯,他并不是圣母心发作。
而是现在距离成功就只是一步之遥,再往东50英里就抵达维也纳了。
只要彻底攻破,元首的战略方针就算成功了一大半。
奥地利区已经易主,现在只需要一鼓作气即可,继续杀俘除了会增加帝国的反抗心理,还会对元首的正面形象极度抹黑。
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鲍尔也想通了,挠了挠头,不好意思说:“抱歉杀红眼了,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继续进军吧。”
这就是陆泽选择将两支集团军合流的好处。
一方面是集思广益,鲍尔嗜杀,古德里安偏理智,两者结合之下,可以爆发出惊人的效率。
但是对于其他人可就不一样了。
极大可能增加指挥系统的臃肿,总归而言还是看人下菜,拿捏他人的性格,发挥最大的才能。
凌晨4:02分,兵临维也纳。
士兵们开始整齐地呐喊,声音震天,即使相隔数英里,也能听到那嘹亮高亢的战吼。
另一边。
维也纳的指挥官刚刚接收到消息,显然还不敢置信。
选书网